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时代黄河生态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2 02: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是每个炎黄子孙血肉相连、心灵相依的精神纽带。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

编者按: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是每个炎黄子孙血肉相连、心灵相依的精神纽带。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推出“黄河文化传播研究”系列文章,对黄河流域文明传承、历史及人文遗产进行深入探讨。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新时代,黄河流域又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2019年9月18日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1]。这既凸显了黄河文化的重要性,又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黄河文化中,生态文化可以说是与流域内生态保护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文化类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怎样传播好黄河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值得深入思考。

一、优秀的黄河生态文化资源

(一)黄河生态文化的界定及特点

文化本身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很难掌握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趋于多元化,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形成。对黄河而言,其自身无法产生文化,只有当人类在与之发生联系后,通过利用黄河、治理黄河、管理黄河、保护黄河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不断与黄河进行互动,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生态层面的再认识和思考,才生成并逐渐发展起来了黄河生态文化。黄河生态文化不仅反映了人与黄河的关系,还反映了人与整个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关系,反映了流域内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黄河生态文化可定义为是黄河流域内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主旋律的价值观念、精神诉求、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以及由此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黄河生态文化本质上是黄河流域内民众自觉协调与生存环境关系的一种文明形态,以尊重、维护大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内涵。它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从绿色高质量发展角度讲,黄河生态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持久性。生态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人对于美丽生存环境的向往构成了黄河生态文化不竭的发展动力源。同时,黄河生态文化追求的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同共生。因此,以黄河生态理念为宗旨的发展必然能实现社会的持久永续发展。

二是绿色性。绿色代表生命,绿色性是对绿色文明的传承。黄河生态文化遵循的是低影响开发原则,这是建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是高效性。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中就包含了高效的内容。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由于降水等自然资源的匮乏,往往采用技术手段以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大的产出,逐渐形成了黄河生态文化所特有的高效性特点,这一特点也成为新时代继续追求的目标。

四是和谐性。“天人合一”是黄河生态文化的核心观点。黄河生态文化的本真是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这几组关系间的和谐。

(二)黄河生态文化的功效

“生态、经济和文化的建设是一体的。”“只有依靠文化的支持和科学认识的指导,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2]这尤其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助力支持。这显现了生态文化的功能性问题。具体到黄河生态文化而言,其对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qikandaodu/2020/0922/454.html

上一篇:信息技术助推黄河水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下一篇:黄河生态文化70年传播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