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黄河生态文化70年传播的基本经验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2 02: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高度重视黄河的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和传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新中国成立70年黄河生态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高度重视黄河的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和传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新中国成立70年黄河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播

黄河生态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关系紧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末是初始阶段,黄河生态保护和传播的意识初步形成。(2)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是黄河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播意识不断提高和深入的阶段。(3)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1],黄河流域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播进入了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末

1956年3月1日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显示了毛泽东同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几次视察黄河,关心黄河的治理,也具有明确的生态保护意识。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黄河流域生态脆弱,生态保护形势严峻。历史上黄河生态恶化与古代社会历代王朝一味向黄河“索取”生产生活资料却不重视黄河生态保护有很大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力低,粮食生产是重要目标,黄河中下游地区又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为了扩大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的利用超出了黄河的承受能力。这一时期,人们对黄河索取多,“利用”多,保护少,黄河生态保护总体上处于“被动”式保护状态。

(二)上世纪70年代末到党的十八大以前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党的十八大以前,国内和国际环境使我国生态文化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并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这一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开创到成熟的时期。从国内环境看,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具体到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工业污染、环境恶化等让黄河面临的生态压力越来越大。从国际大环境看,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较早,生态环境问题也暴露得非常突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掀起的环境保护运动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屡次召开的国际环境会议也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头等大事,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受国内生态环境压力和国际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党和国家顺应历史潮流,用开放、长远的战略眼光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于生态领域,主动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及时引导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制定和实施则标志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的正式确立。

这一阶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非常关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邓小平的“两个文明建设”不仅包含了尊重自然规律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环境保护推向法制建设的轨道。在他的影响下,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还相继出台如《森林法》《草原法》等多个单个法律法规。“两个文明建设”思想和生态保护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使黄河生态保护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对待黄河的生态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说,“黄河的治理开发要兼顾防洪、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把治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观点,强调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发展。胡锦涛同志就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指示说,“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我国生态保护越来越向着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国际化发展,黄河的治理和策略也由此发生根本性变化,生态优先成为黄河生态文化保护的基本理念。

但这一时期黄河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黄河流域几十个大中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增长,黄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同时“受全球变暖影响,黄河流域近30年表现出明显的气温升高,降雨减少,实际蒸发量大,中下游径流减少”[2],黄河流域工业用水和灌溉用水规模不断加大,水资源减少,生态用水紧张。1972—1996年这25年间,黄河下游19次断流,对黄河下游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qikandaodu/2020/0922/455.html

上一篇:新时代黄河生态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下一篇:故宫里的“水” ——玉泉金水护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