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刘文科先生认识很偶然。其实在没有见到他本人时就读过他的文章、欣赏过他的字画、听到过很多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
他是《黄河之声》杂志的总编,这个杂志是国内外比较有名,以音乐艺术为主导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杂志,严格说起来他应该算是音乐人、艺术人了。而我是一个以文字为生的爬格人。2007年的一天,一位朋友给我拿了一本《黄河之声》杂志。当时我并没有放在心上,虽然音乐和小说都是属于艺术类,可是毕竟隔行了,出于对朋友的尊重我收下了杂志。晚上,我随手翻开了杂志,无意间看到了刘文科写的散文,文章之美让我大吃一惊,文章语言的优美,用词的准确,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满篇的引古博今,一行行的排比起伏,读起来音律性很强,特别是用质朴的哲理反证人性的折射,让人从文章中获取大量的人生思考,真是玩味无穷。
春色满园(138×69 cm)
去年,我经朋友介绍见到了他本人,一头长长的头发,壮实的身材,憨厚的面容,无华的语言,一个标准的西部汉子。我和他彻夜长谈,他对文化艺术的认识高度,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他认为文化艺术只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他对文化艺术形态思维是,自然文化生态系统永远是一切文化生态系统的逻辑起点,它对于人类的文化艺术的创作活动,具有原发和终极指导意义。
纵观刘文科先生的系列短文,他从各个层面剖析着人性,解读着人生。通篇文章,语句朴实,哲理深邃:“我与自己有个约定,那就是定时地清洗自己。当我们把自己搞累了、乏了、困了、烦了的时候,一般来说都会去躺去睡去让自己的时间停顿下来,好在第二天睁开眼睛的时候有精神去迎接更累、更乏、更困、更烦的事情。”是啊,人生就是一个矛盾套一个矛盾的不断循环的结果。而刘文科先生,作为一个专业的音乐杂志总编,他以音乐看人生,以艺术说人性,他的文章中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观察剖析着人情、爱情、亲情的社会关系。
读他的文章,给人一种启迪,一种昭示,一种感悟,让你在不知不
觉中看到了自己的社会位置,从而给自己树起了一个社会坐标。在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心中文化生态系统的逻辑起点,他的文章是以艺术生态为中心,以读者为中心的审美文化系统工程,正如法国印象派诗人保尔·瓦莱里所言:“大自然知道如何造就一棵植物,如何制作鼻孔,口腔和生殖器,它也知道如何制造眼睛,当它要展开一只耳朵时,又会突然联想到贝壳。”
刘文科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记忆中能找到声音,又从声音中找到一首歌,一段情……
记得我俩在谈起花的时候,他说:“植物多坦荡啊,春天来了,百花齐放,那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就是植物的生殖器,它们把情用鲜艳的生殖器怒放出来,是何等地壮观和率直,比人坦诚多了……”
从他的系列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西部汉子和一只行走在大漠中的骆驼,一个时代的纤夫。 他的文章很大气:“大多数声音都是一晃而过,真正能够长时间的进驻我们记忆里的声音不太多……多少悲伤,多少欢乐,多少痛苦,多少幸福被一个个奔腾跳跃的音符标注,声音的曲线由此变得悠扬顿挫,波涛起伏,用心去听,生命的大河变成了一曲永不停顿的歌。”他用他优美的词汇,轻轻淡淡地描绘着自然,诉说着心灵这支永恒的歌。
我们还是应当同意,人们的最大不幸是被罪恶压倒的不幸。刘文科文章通篇在向世人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性和人性在自然中重新修改的问题,他用了大量的哲学思考来反证着人的本性,用精辟的哲理来解剖着人与社会互相依赖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性。 读了他的文章,你可以从优美的字里行间,认识到人的本性,也能悟出后天的属性,更能体会到人怎样做才能和自然社会达到统一和谐的途径和必要性。纵观人生,人们所谓的德性,常常只是某些行为和各种利益的集合,有天赐的运气或自我精明巧妙地造就的。
刘文科先生的系列短文就是一部总结人生,认识人生,感悟人生的人生修养的箴言启示录。真的,让我在这些文章中感悟不少,获益不少,愿人生就像他书中说的那样:“这种声音就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品格,我们应一代接一代地去发扬与传承它……”
如今,刘文科先生作为齐白石大师最年轻的再传弟子,他的画作越来越成为人们求之不得的吃香货,而他在北京、西安、南京、秦皇岛、泉州等地陆续开展的艺术画廊或创作基地也让人们不由得走到了一个特色鲜明的美学世界。作为一个作家,因为审美视角的局限,我对刘文科先生的评说,可能文字方面多了一些,画作方面少了一些,可以肯定的是一代文化大家将脱颖而出!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qikandaodu/2021/0717/1401.html
上一篇:崭新的亮相
下一篇:在书法艺术的峰巅上张望对话著名书法家寒石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