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传播动听的运河之声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7 06: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传播动听的运河之声 \r\t\t\t\t\t\t\t\t\t \r\t\t\t\t\t\t\t\t\t\t \r\t\t\t\t\t\t\t\t\t \r\t\t\t\t\t\t\t\t\t\t \r\t\t\t\t\t\t\t\t\t \r\t\t\t\t\t\t\t\t 8月28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举办“千问千寻大运河”文化

原标题:传播动听的运河之声

\r\t\t\t\t\t\t\t\t\t
\r\t\t\t\t\t\t\t\t\t\t\"\"\r\t\t\t\t\t\t\t\t\t\"\"\r\t\t\t\t\t\t\t\t\t\t

\r\t\t\t\t\t\t\t\t\t
\r\t\t\t\t\t\t\t\t

8月28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举办“千问千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传播行动启动暨系列专题片首发式活动。 本报记者 乐 涛 曹凯琪摄

8月28日下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西大厅,一杯杯从江苏运河沿线城市汲取的运河水,被嘉宾们庄重地倒入启动装置的水槽中,标志着由省委宣传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主办的“千问千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传播行动仪式正式启动。

薪火相传

黑白光影定格运河旧貌

精心设计的水波纹样随处可见,如千年运河无处不在的滋养;一幅幅拍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运河江苏段图景,被制作成巨幅黑白照片,次第伫立在阶梯之上,诠释着新闻人对时代的记录、对文脉的追寻。

这些摄影作品的作者——今年87岁的晓庄老师,是新华日报老报人、新中国第一代女摄影记者。自上世纪50年代起,她在深入江苏各地采访的过程中,拍摄下运河沿岸的生产生活风貌:苏州市郊农民摇船从运河进城、宝应县广洋湖公社社员挖淤泥筑堤抗洪……从精巧的光影构图、绝佳的拍摄视角和多幅照片连缀起的运河风貌中,年轻记者们体会到了新闻前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如今,新时代的“晓庄们”整装待发。启动仪式上,副省长马欣将一面象征运河的蓝色旗帜,郑重交到了《千问千寻大运河》融媒体寻访组的代表手中。这些新华“后浪”们将沿着新华前辈们行走大运河的足迹,遍访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用镜头记录、用心去聆听大运河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段音符。

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离不开沿线城市的共同努力。“我们共同构筑融合创新的跨界平台,致力于开展对中国大运河的文化保护和传承传播工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汇智聚力,共襄伟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全省13个设区市文旅部门签约,共建“千问千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平台。

千问千寻

展示江苏运河华章

无人机俯瞰下的城市楼群枕着运河碧波,巍峨的吴王夫差像伫立于古邗沟故道,95后年轻记者与运河专家侃侃而谈,探寻运河起点,追溯文脉之源……现场播放的《千问千寻大运河》专题片第一集《中国大运河第一锹在哪里挖下》,与晓庄定格的朴素光影形成鲜明对比。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一个增强文化自信的传承行动,更是体现我们主流媒体价值与担当的一件盛事。”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说。他介绍,系列专题片将从开凿变迁、水利工程、政治军事、漕运盐业、行旅移民、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镇古村、建筑园林、运河生活、文学诗词、当代价值等多方面讲述运河故事,展示时代风采。“千问千寻大运河”将同时秉持众筹、深耕和服务的理念:众筹,与各地各部门群策群力;深耕,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聚合和传播平台,形成多内容注入、多方式融合、多平台互动的传播态势;服务,主动及时向心系运河的各界人士提供优质、精准的服务,打造大运河文化的最强“朋友圈”。

林则徐6年为什么只修了800米大堤?历史上的瓜洲渡到底在哪里?淮安为什么被称为“南船北马”之处?“水下庞贝”泗州城今何在……现场,一面密密麻麻的“问题墙”,生动诠释了此次传播行动的“千问”底色;吕梁洪、三河闸、古邗沟、清名桥、毗陵驿……一面展板上,分布于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的一连串地名,则浓缩了记者们“千寻”的足迹。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样不少,赓续82载红色基因,运用融媒体手段,新华报人与时偕行,让动听的运河声音在“云端”绽放,让精彩的运河故事在“掌上”奔腾。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zonghexinwen/2020/0927/464.html

上一篇:青海:《花儿·少年》乐动河湟之声九省联动奏响
下一篇:浅谈歌剧《苍原》中选段《情歌》的演唱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