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刘晨晖
作为东营区基层防汛抗旱工作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在传统防汛体系中,东营黄河河务局不断融入技术力量,建设研发了东营智慧黄河管理系统,为东营区基层防汛“主战场”打造了一个全面信息化建设管理“指挥部”。
工程实时监控“24小时担当”
黄河河口管理局办公楼大厅的显示屏上,东营区麻湾险工25#坝、堤防路面、分凌闸等防洪工程的情况清晰可见,信号连贯。“东营局新装的高清摄像头接入进来了,这些堤防险工看的可真清楚,还是24小时的。”黄河河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有了这些图像就可以随时了解段上的情况,“省时省力,相当于装了‘千里眼'!”
这是东营智慧黄河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据介绍,在东营智慧黄河管理系统建成前,基层的水利工程视频实时监控一直处于初始阶段,水、雨、工情及工程遥测系统不健全,基层工程险情、灾情、旱情等信息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口头描述,信息客观准确率较低,无法向上级决策机构提供可靠、迅捷的第一手资料。
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山东黄河河务局信息中心大力支持下,东营黄河河务局辖区管理段安装了长达十公里光缆,堤防、河道总计8个高清摄像头,视频信号接入系统,真正做到了堤防险工、涵闸等水利防洪工程实时监控全覆盖,呈现出准确率高、直观动态的防洪工程数字模型。目前东营智慧管理系统已建立多级纵向信息报送机制,黄河汛期来临时即可形成市、区、管理段可视化三级同步会商模式。
防汛信息采集“精准担当”
“叮叮”,曹店管理段工作人员高原手机上跳出一条“防洪工程巡检任务”的新信息,来源为与东营智慧黄河管理系统相关联的工程巡检小程序。按照任务要求,高原立刻收拾工具赶往相关工程段,一路走一路检查,对发现的隐患直接通过小程序拍照、编辑、上云,而局机关的同事当即就可以看到隐患定位、高清照片以及相关描述。
这是东营智慧黄河管理系统中的“工程管理数字一张图”模块。以往防汛信息采集过程中,除水文信息外,其他相关信息的可靠性、精度均无法满足要求,为此,东营黄河河务局建设的这一系统利用WEB GIS技术与天地图,实现图层叠加和自定义描绘,不但集成展示了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涵闸泵站、防汛物资、滩区社经信息等各类固定信息,还可以利用手机微信小程序与PC电脑端的衔接,通过上述操作实现工程管理智能化巡检,大大缩短了动态信息捕捉时间。
不仅如此,这一模块还可以准确记录巡检路线,并可提供防洪工程历史维修养护记录和当前维修养护进度等,满足防汛信息采集可靠性、精准度要求。
专项应用系统“互联担当”
“东营智慧黄河管理系统要能够把防汛、工管甚至各专项平台集成一体,不仅要全面、智能,还要操作简便,方便一线职工操作,便于查看。”在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调度会上,东营黄河河务局局长刘滨对信息化管理平台创建提出了高要求。
据介绍,为做好防汛信息化工作,此前东营黄河部门开发了凌情观测系统、水情采集系统、防洪工程监测平台等多个防汛应用系统、平台,实现了初步的信息化,但这些系统、平台也存在专项性强、应用比较分散、信息共享与整合困难等弊端。
对此,东营智慧黄河管理系统进行了整合升级,将防汛工作的模块细化为防洪预案、数字防汛、水情雨情、工情险情、值班系统、冰凌观测系统、防汛抢险、水资源管理、工程概况、工程巡查、维修养护、出险加固等专项分区,创建内业资料无纸化,外业工程信息电子化,全方位节约型一体化管理。
通过这一系统,麻湾水位动态实情更新,水情雨情、工情险情与相关系统对接,解决了专项系统资源共享与整合难的问题。2021年夏季汛期,东营黄河基层防汛一线又添助力。
图1为:“千里眼”24小时监控防洪工程
图2为:“指挥部”实现各专项系统互通互联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zonghexinwen/2021/033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