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相当著名的渡口——津渡蒲,这个地方处于山西省永济市古普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处。津渡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古渡口,此处蕴含着丰富的古代遗迹,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型遗址。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当地相关部门对此处进行了极为严密的勘察,在1988年8月份,在此处出土了唐朝开元年间的铁牛、铁人等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物,让人们对唐朝开元年间的历史文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众所周知。唐朝开元年间之时,我们国家的冶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因此当时冶铁铸造铁牛和铁人并不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易经》有言:“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在传统的文化当中,对于“阴阳相对”这一点很是讲究,因此,当时人们修筑铁牛和铁人,除了表面上是用来固定条索的作用之外,其实还暗含着拦截洪水以及震慑水患等寓意。
在津渡蒲出土的铁牛,被人们称作是“黄河铁牛”。
黄河铁牛整个的高度大概在1.9米左右,长度大概有3米,宽度有1.3米。在黄河铁牛的身上,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花纹,比如说莲花、连珠等,基本上都是寓意美好的纹饰。在该处出土的四头黄河铁牛,整体上看着虽说大小是差不多的,但是在细节上和形态上倒是各有不同。
四头黄河铁牛都配置有底盘和铁柱,根据相关的测量可知,每一头黄河铁牛的重量大概在30吨左右,而和黄河铁牛香配置的底盘和铁柱,每个的重量大概在40吨左右。在唐朝开元年间,之所以要铸造这四头黄河铁牛,作为主要的目的便是要固定索桥。在这几百吨的重物之下,即便黄河水泛滥,也可以对索桥得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黄河铁牛也经历过不少的风风雨雨。在唐朝开元年间,津渡蒲所在的蒲州地区在经济的发展上面是相当之繁盛的,后来,在朝廷的命令之下,当地便在津渡蒲修建了一座铁索桥,为了保证这座铁索桥的牢固,于是才铸造出了铁牛用来加固当时的索桥。
在后续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这座索桥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经历过火灾,也在时间的流逝之下渐渐被人们所遗忘。虽说,在明朝的时候这座铁桥被重新修建,但是在清朝时期,随着黄河的逐渐改道,也导致了这座铁索桥的逐步荒废。
现如今,津渡蒲的铁索桥虽然早已经在时间的冲刷下残破不堪,但是在这历史发展过程当中, 它却见证了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以及军事上的发展和变化,也彰显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不过,自从1988年8月份黄河铁牛被发掘以来,相关的考古专家却不知如何保护才好,最后只好选择露天放置,直到今天,黄河铁牛依旧是露天摆放在原处,在这之前,他们早已经经历了千百年的河水浸泡,可是却依旧完好无损。
很多人对于黄河铁牛的保护提出过自己的想法,比如说为这些铁牛和铁人搭建一个棚子,这样就可以防止它们被雨水淋,也可以减少太阳的暴晒。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很多类似的文物,比如说沧州出土的铁狮子,因为搭建了棚子,在被保护之后反而变得更加腐朽不堪。
为此,虽说黄河铁牛是露天存放,在这个过程当中会经历雨水冲刷,但是,没有棚子的情况下却也可以有效的让铁牛内部的水分得到蒸发,这样对于黄河铁牛的保存而言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zonghexinwen/2021/0406/911.html
上一篇:你了解黄河吗?三省三地差异很大的景观,带你
下一篇:黄河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