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是中原与草原之间最明显的界标。穿行于准格尔黄河大峡谷,这里的岩石、流水、小道甚至小草,无一不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携带的信息,将我们带回数百、数千以至数十亿年前。
准格尔古代称美稷,亦称榆林。其名来自在此设置的秦代西河郡。而西河的得名,又来自于黄河。即准格尔在黄河西,故称西河。美稷地理范围很大,包括现在内蒙古、山西、陕西交界地带大部分地区,约4万平方公里。因榆树延绵千里,又称广长榆。数千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演进,准格尔的地理范围和文化内涵也在不停地变化,这里已成为多民族文化、经济、社会融合的历史见证。
天外来风尘归去,半壁青崖飞白鹤。
霜雪吹影落紫河,莫道山川绿还多。
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是中国大地貌第三阶梯上的一个显著下沉,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太行山脉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河流经准格尔197公里,对岸则分属内蒙古的清水河县,山西的偏关、河曲两县,陕西的府谷县。以此为据,广义的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是指与准格尔黄河相接的蒙、晋、陕黄河沟谷嶂涧,大抵都归入准格尔黄河大峡谷的地理范畴。而狭义的准格尔黄河大峡谷,则是以黄河准格尔窑沟、哈岱高勒、魏家峁、龙口一线的黄河深峡幽涧,称为龙口、龙脊、龙垂三峡。
准格尔黄河大峡谷仿佛一条横卧蒙、晋、陕的巨龙。张合的龙口挟住南北两翼——上颌向南延伸至山西河曲的罗圈堡,下颌向北经内蒙古大口延伸至陕西的墙头,蒙、晋、陕分野。站在准格尔大口(也即所谓黄河大拐弯的拐点,鸡鸣三省之地)瞭望晋、陕大地,伸出双臂作环抱晋陕之状,山河入怀,天地为抱。两岸沿黄河的山脊线蜿蜒起伏,内外两列明代长城,呈一线延伸,一城锁河,三地禁锢,成为准格尔黄河大峡谷走向的地理标志物。龙脊亦隆起于内蒙古准格尔旗魏家峁村(即万家寨水电站),龙垂则甩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的前房子村(对岸为内蒙古清水河县喇嘛湾镇)。
跃过龙门澄碧空,白浪飞翠压云峰。
千江万水共沧浪,泰山北斗入归程。
准格尔黄河大峡谷全长近200公里,最典型的剖面位于魏家峁与河对岸的关河口。两岸断岸千尺,峻崖悬草,最窄处河距仅50米,为黄河最狭窄处。高峡长谷,龙口衔蒙、晋、陕,一河两岸,鸡鸣三省;龙脊则横贯草地、沙漠,长城内外,天堑平湖;龙垂亦达上中游分界处,大河上下,忽而峰直壁立,忽而疏坡朗岸,开合万千。
准格尔黄河大峡谷在地理上是一次重要的发现与命名。
海晏河清皆画本,画里春风传诗诵。
河山带砺襟古塞,不知身在此画中。
黄河与长城并行。
黄河两岸尽兄弟;长城内外皆故乡。
莽莽苍苍的山脉,气势雄伟,如万马奔腾。峡谷蓄满了紫气,仿佛历史飘散的岚烟。黄土、黄河、长城,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经典意象。
如果没有长城、黄河相伴而行,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就会失去一种地理的铺垫,气势也会减去一半;历史、文化的播扬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文明都将失去一种凝重的背景。荡气回肠的碰撞与交融,成就了漫瀚文化,仿佛中华文明一体多元特征的标本。这大概就是这处景观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狂沙细雪三千里,金生丽水卷天畅。
春鸟频翻绿波扬,青山何处不凭阳。
黄河南流唯一河段。
鸟瞰三峡,更显出北国山水的壮丽。黄河水清澈碧绿,犹如江南。山虽不高,骨架却凝重,峰峦互倚,极为阔大;沟亦不甚陡,却纵切谷底,断涧危崖,壁立峰直,罗列得井然有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得淋漓尽致。河面开合急骤,与峡谷的折沉互为掎角之势,山河相守,天地呼应,一派否极泰来的气势,把数亿年前地壳翻江倒海般的威力凝固在世人眼前。巨浪般的山峦,仿佛固化的诗行,当年被巨力掀翻的地层,句句铿锵有力,一气呵成。一笔下去,亿万斯年。
黄河南流,天下奇观。
黄河三峡,百里画廊。
翠云降霞催将起,梦回不见乱惊飞。
叠嶂横波架青烟,长河平碧击春雷。
准格尔的山并不高峻,却狭长挺拔,因此而幽静,也因为少有人迹,便显得荒僻,反而成就了一方净土。准格尔的迷人就是它的悠远与古朴,这是它的灵魂,也是它的价值。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zonghexinwen/2021/0514/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