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的自然湖泊很少,并不是因为沿河缺少洼地,而是因为上下游落差大,留不住水,中游河谷也深,加上大量泥沙不断地搬动,即便有成湖的地形条件,也会很快淤平。但追溯至更古老的年代,黄河上游有共和、银川等古湖,银川的“七十二连湖”便是其古湖的遗迹,中下游的华北平原上,还有过巨野泽、大陆泽等。古代巨野泽南北300里、东西100里,在明代也呼为“宁晋泊”。在下游,宋金交战时代,滑县黄河李固渡发生人为掘堤,黄河开始出现长久乱淮的局面,并引发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黄河多次决堤的“惯性”,尤其是清末河水再次北流,前后形成800里“梁山泊”“蓼儿洼”,但不久后水面逐渐缩小。微山湖与洪泽湖形成如今的湖状,其实也与黄河有关,只不过其中的故事更曲折一些。
古代地理显示,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也有过许多湖泊,深的称为“薮(sǒu)”和“湫”,浅的称为“泽”,如陇县到固原之间,秦汉时代有过朝那湫,华阳有过阳华薮和焦获薮,在泾阳北也有过一个昭余祁薮,在荥阳则有《禹贡》“(济水)入于河,溢为荥”的记载。在古代,郑州有“圃田泽”,开封有“逢泽”,商丘有“孟渚泽”,宿州有古“洋湖”等,但它们都是散在的,也各有成因。这些古代的湖泊,对“鸿沟”的开凿与后来隋唐通济渠的开通,都有过举足轻重的意义。菏泽之名,其实也来自古济水汇入的古菏泽,古济水的河道后来并入改道后的黄河。这些湖泊的影子,现在有的还存在,但大多数消失了,有的归因于围湖造田,更多的原因是泥沙淤塞。很多新出现的湖,其实都是人工水库。
“三门湖盆”的概念,人们都很陌生,因为它是一个地质考古推想。“三门湖盆”或在史前存在过,但早已失落在不断转弯的黄河河道中。有地质学家曾经推测,古“三门湖盆”约有2.3万平方公里,横跨陕晋豫,其面积最大时,进入了关中地区边缘地区。山西运城的解池也应当是它跨越中条山的古代遗存。做出这样的推测,至少是因为今天黄河的第四个大拐弯,在华山之西,由南北走向的秦晋大峡谷,骤然间改为东西向,而从黄河中游的禹门口到中条山的东南,也确乎存在着一个长而宽的沙水盆谷。三门峡谷这一段,亦称“崤函”,三面崤山、熊耳山和伏牛山环绕,东西长153公里,南北宽132公里,总面积有平方公里。黄河贯流其间,有很多险阻和河滩甚至古栈道和古峡,还有落差很大的河谷。这里历来是治河的难点。
现在,潼关水文总站掌控着黄河91%流域的水文数据,从黄河泥沙过量的较新数据来看,是每立方米河水不超过0.8公斤泥沙,这应该是不错的水沙状态。潼关不仅是隋唐时代扼守关中的一道险关,也是黄河南来东去的一个制高点。它是黄河大“转盘”的观察哨,监控和捍卫着关中平原和河洛盆地的安危,也关系到下游的水情和沙情。潼关关口的高低位置,在历史上有过一些改变,但水位改变后的潼关,在三门峡水库成“湖”之后,依然屹立,城里的市场也很兴旺。
然而,在三门峡水库没有建设之前,几千年里,这里自然不会出现浩大的人工湖面,惟有汇合了渭水与汾河的黄河在河谷里流淌。在人工工程干预之后,潜在的成湖条件就开始出现了,这也是人们在这里首先建设了三门峡水库后来又建设了小浪底水库,所面临的一种工程地理选项。
从郑州桃花峪以降,黄河的悬河一直是个大问题。下游河面平均高出两岸平地4.6米,等级上属于二级悬河。新乡市的一些地方,河面高出两岸平地20米,每年迎战黄河汛期洪峰,这里都是揪心的河段。这种状况由来已久。
在历史上,人们为什么非常敬重治河的能臣,如明代的陈瑄、潘季驯,清代的于成龙,主要是因为他们治河治沙有功,提出了许多相对有效的治河思路,历数很多有作为的官员如林则徐等,也都担任过河督,他们的治河业绩是其人生和职业功绩的一个重要方面。那时的社会体制和工程水平,与今天是不能相比的,总体上无法解决悬河问题。但他们在历史上提出和实施了很多治河思路,今天还有参考价值,甚至连“宽河”还是“窄河”更好的争论,也需要去重视。潼关以东的黄河大拐弯河道,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三门峡市和陕县(今陕州区),前后去过两三回,因为陕县是一个重要地标。陕县在豫西,却是陕西省称谓的来源。陕县之西便是陕西,陕县之东才是河南。这就恰如函谷关一样,关西是关中,关东是河洛。陕县附近的大小城邑大多夹在山谷之中,这也是陕县之陕的象形文字源。记得第一次去陕县,除了观看三门峡大坝,主要是参观虢(guó)国的青铜车马坑,这里是黄土地带,古代的文物容易留存保护。三门峡地区北对中条山,西临潼关,南面是灵宝,东面是仰韶文化遗址——仰韶文化开启了中国早期文明化进程。这里有过很多重要的古代诸侯国,如东虢国和芮国,还有诸如弘农杨氏这样的隋唐巨族,也出过上官婉儿这样的历史人物,是一个显在的文化大市。弘农杨素是隋朝开国重臣,他写的《出塞》古诗二首也可读,“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反映了隋初经略西北的情势。有一次偶然间参观过一道土沟里由柳笆编搭的一个文物库,编了号的青铜器、玉器堆在架上。那时三门峡市的博物馆还来不及建设,在这里草草看一眼,已经令人对陕县和三门峡刮目相看了。(冯并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zonghexinwen/2021/0523/1201.html